云南0.7公分山楂苗养殖基地
整地与移栽移栽前要精细整地,施足基肥,每亩5000公斤左右,如地过于时可先浇足水,然后用铁铲挖出幼苗,按行距35—40厘米,株距7一10厘米的距离栽于畦内,栽后浇水,水的大小以不淹没幼苗为宜。移栽好在早晨或下午,趁阴雨天移栽。一般在95%以上。栽后管理有条件的栽后可遮阴1—2天,以提高。5—6月,结合浇水追肥l次。苗高长到35厘米左右时,可摘心促进加粗生长。到秋季移栽苗一般可以长到40—50厘米,管理好的可以达到60—70厘米,这时就可进行嫁接,第二年就出成品苗。
山楂为温带树种,产于东北、华北至长江流域等地。喜光,稍耐阴,耐寒,耐干燥。适生于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,在低洼地及碱性土地区生长不良,粘重土壤亦不宜生长。
云南0.7公分山楂苗养殖基地
绿枝扦插育苗 6月中旬前后,选取幼龄植株砧木上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,剪截成12~15厘米长,在上端距芽上方0.5厘米处平剪,下端在下一芽下方0.5厘米处斜剪成马耳形,保留插穗上部的3~4片叶,每片叶剪去一半。扦插前用50毫克/升的吲哚丁酸水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小时。将插条插入铺有4~5厘米厚湿润干净河沙的插床上,插后搭塑料薄膜拱棚,拱棚上遮荫。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80% 以上,气温控制在 30℃ 以下,地温保持在 20~28℃。气温过高时,可将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掀开通风,并不断喷水。据王玉民等报道:在上述条件下,插后10天内愈伤组织可达100%,插后30天开始生根,插后45~95天生根率可达90% 以上,苗高60~81厘米。
云南0.7公分山楂苗养殖基地
畦栽,一般畦面宽1.2 米、长10~20米,每畦按宽窄行栽4行,两边行距畦埂10厘米、 窄行30厘米、宽行40厘米,株距12~15厘米。如果垄栽,一般垄宽60厘米,每垄栽两行,株距12~15厘米。栽植深度以原根颈部位与地面相平为宜。栽后踏实土壤,灌入透水,入冬前封土高于已剪截的苗干1厘米。次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扒开土堆。埋根育苗 埋根育苗是利用山楂根系容易产生不定芽形成萌蘖的特点,取其一定长度的根段埋入土中,使其生根发芽而培育砧木苗的一种方法。据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试验,埋根育苗可达98%以上,当年可嫁接株率在65.3%以上。 为了获取大量根段,可结合山楂大树秋季挖沟施肥、归圃育苗以及苗木出圃时选取种根。种根粗度以0.5~1厘米为宜。若根过细,则根内营养不足,出苗能力不强;若根过粗,已经老化,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差。将采取的种根剪截成15厘米长的根段,用湿沙埋于沟内。 早春整地作畦埋根。要求畦面平整,土壤碎松。按50厘米的行距开20厘米深的沟,将根段的上端向上斜埋于沟内,覆土、灌入透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