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1.5公分山楂苗产地
枝接是用枝条作接条嫁接成苗的方法,通常在芽接未能成活的情况下,次年春天补接多用枝接。劈接法:该接法适合用于比较粗的砧木,砧木的直径通常为2~3cm。预先将蜡封条切成约3 cm的下芽侧上的楔形斜面,切面长2至3 cm。两侧的长度相同,不粗糙,上厚而下薄,外部厚、内部薄,因此斜面和砧木紧密连接。然后在距离地面5~10cm的地方切割或锯切砧木。刀要快,切平滑,用刀将砧木垂直向下切开。下刀时,刀的尖端应低,刀柄应高,在口中部插进一个楔形,然后将切好的条插进砧木的“一”形状。通常插进两根接条,如果砧木较细,则可以插进一根。插进后,将砧木与条带的形成层对齐,不要插进插进,并且上部稍微露出一点白(0.2~0.3cm)。插进后,用绳子紧紧绑住,并用塑料薄膜使整个界面和切缝维保持良好的湿度,有利于生存。
在初秋时节,伴随着人们外出清理园子或者山地,对山楂苗附近的杂草也要及时清理,同时用锄头对山楂苗附近的土壤进行疏松,提高土壤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,及时地给山楂苗补充能量。
云南1.5公分山楂苗产地
绿枝扦插育苗 6月中旬前后,选取幼龄植株砧木上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,剪截成12~15厘米长,在上端距芽上方0.5厘米处平剪,下端在下一芽下方0.5厘米处斜剪成马耳形,保留插穗上部的3~4片叶,每片叶剪去一半。扦插前用50毫克/升的吲哚丁酸水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小时。将插条插入铺有4~5厘米厚湿润干净河沙的插床上,插后搭塑料薄膜拱棚,拱棚上遮荫。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80% 以上,气温控制在 30℃ 以下,地温保持在 20~28℃。气温过高时,可将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掀开通风,并不断喷水。据王玉民等报道:在上述条件下,插后10天内愈伤组织可达100%,插后30天开始生根,插后45~95天生根率可达90% 以上,苗高60~81厘米。
云南1.5公分山楂苗产地
山楂如何嫁接? 嫁接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~8月中旬。主要采用芽接。先在山楂接穗上取芽片,在接芽上方0.5cm处横切一刀,深达木质部,在芽的两侧呈三角形切开,掰下芽片;在砧木距地面3~6cm处选光滑的一面横切一刀,长约1cm,在横口中间向下切1cm的竖口,成“丁”字形。用刀尖左右一拨。撬起两边皮层,随即插人芽片,使芽片上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密接,用塑料条绑好即可。 如何规范栽植山楂? 山楂栽植,春、秋季均可。秋栽在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。秋末、冬初栽植时期较长,此时苗木贮存营养多,伤根容易愈和,立春解冻后,就能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苗木生长之需,栽植高。春季栽植,以土壤解冻后至山楂萌芽前为宜。 山楂一般是按行距4~5m,株距3~4m栽植,因土壤肥力状况而异。栽植时,先将栽植坑内挖出的部分表土与肥料拌均匀,将另一部分表土填入坑内,边填边踩实。填至近一半时,再把拌有肥料的表土填入。然后,将山楂苗放在,使其根系舒展,继续填入残留的表士,同时将苗木轻轻上提,使根系与土密切接触,并用脚踩实,表土用尽后,再填生土。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分比地面稍高为度,避免栽后灌水、苗木下沉造成栽植过深现象。栽好后,在苗木周围培土埂,浇水,水渗后封土保墒。在春季多风地区,避免苗木被风吹摇晃使根系透风,在根颈部可培土 30c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