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1.2公分大金星山楂苗基地
苗期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、立枯病、黄叶病等。其防治方法主要为:注意轮作倒茬,液浸种、拌种,泥土处理,出苗后物防治,即喷粉锈宁、托布津等有效杀菌剂。苗期主要虫害有蝼蛄、蛴螬等地下害虫,子、蚜虫、红蜘蛛等。防治方法有撒毒土、杀、人工捕捉、物防治等。将山楂根蘖苗或野生山楂苗移植在苗圃里集中管理成为砧木苗,这种方法称之为归圃育苗,这是山楂产区常采用的一种育苗方法。通常在雨季、秋季或早春进行刨挖颈粗0.5~1.0cm的健壮根蘖苗,其苗高25~30cm,并带有较多的须根,按大小分级,分别移植到事先经过整地、施肥、灌水的苗圃地内。
在初秋时节,伴随着人们外出清理园子或者山地,对山楂苗附近的杂草也要及时清理,同时用锄头对山楂苗附近的土壤进行疏松,提高土壤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,及时地给山楂苗补充能量。
江苏1.2公分大金星山楂苗基地
苗期管理 为加快出苗速度和苗木生长,播种后覆盖地膜,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,露出幼苗,4月下旬揭膜。幼苗长出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,株距以10厘米为宜。移栽后立即浇水, 促使土壤沉实与根系密接。苗木长至30厘米时及时摘心并抹除苗木基部10厘米以下的萌芽,以利增粗和保持嫁接部位光滑,便于 嫁接。对归圃平茬再生的根蘖苗,如有分枝,保留顶端一个强壮新梢,其余的疏除。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,如果土壤干旱,可在早晚喷水增墒,切忌大水漫灌,以免土壤板结,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。苗木出土后, 水分的多少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,若土壤干旱,应及时灌水,每次灌水后及时松土保墒。 5月下旬是苗木的次生长高峰期,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 苗木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,为促使苗木生长,5月中下旬和6 月中下旬每亩各追施10~15千克尿素,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。 山楂白粉病和缺铁性黄叶病是山楂苗期的主要病害。在河南大多数地区,山楂白粉病开始发生于5~6月份,可在发病前喷施1~ 2次0.1~0.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。发病期间可喷施25% 的粉锈宁乳剂1500~2000倍液防治。防治缺铁性黄叶病,可在5 月中旬喷施一次0.2%的硫酸亚铁+0.1%的硫酸锌混合溶液,间隔15天再喷一次,具有良好的效果。对为害山楂叶片的舟形毛虫、 天幕毛虫等可喷施25%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%除虫脲悬浮剂2500倍液。
江苏1.2公分大金星山楂苗基地
山楂抗寒力强,早春适当早播、浅播,秋播则需在秋末冬初结冻前进行,播种前深翻、耙地、作畦。通常长10m,宽1.2m,灌足底水,待水滲后,撒施基肥,通常将3000~5000kg腐熟的厩肥翻入土内楼平整细。播种时,按每畦4行,实行宽窄行,开沟条播,沟深3cm,沟宽6~8cm,将已萌动的种子按大小粒不同,以1m23~45g均匀撒入沟内,覆细潮土大约2cm,然后再覆1~2cm锯末或细河沙,保持泥土疏松湿润。有条件的地方可覆盖地膜,以提高地温,促进早发芽,出好苗、出全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