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1.5公分大五棱山楂苗基地
白天晾晒,晚上浸泡在冷水中。在夜间浸泡在白天晾晒的情况下,重复4至6次,直至种子外壳破裂,然后混入种子数量四倍的湿沙,在沙沟底部堆成25cm厚,沙沟的上部盖上秸秆,然后覆盖8至10cm的土壤。在沟的两端留有通风孔,并在第二年初春的时候,经常检查发芽状况。用上述方法经冬季处理的种子,播种芽长0.2至0.3厘米就可以进行播种。一旦它没有发芽,它可以继续打磨一年,再进行播种。苗圃地的质量是确定苗木质量的先决条件。有必要选择平坦的地形,灌溉条件良好,阳光充足,肥沃和松散的土壤或沙质土壤建立育苗圃。
用嫁接的方式培育山楂苗,是当前山楂生产中的主要方法。嫁接能否成活,首先在于嫁接时期的选择,嫁接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。嫁接技术高低与成活率也有密切关系。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品种,被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地区。它的果实酸甜可口,营养丰富,特别适合人们的口味。但是,要想种好山楂,就需要掌握一些种植管理技术方案。
陕西1.5公分大五棱山楂苗基地
切接法:此法适用于较细的砧木,并多用于苗圃里。接条的长度和留芽数以及处理方法同劈接法在距接条下芽2~3cm处,斜削一下,去掉1/3的木质部,斜面长2~3cm,在其对面再削一个小侧面。再在距离地面5cm的位置剪砧木,选砧皮平滑、纹理顺的部位,在截面1/3处向下直切一下,其切割口长度与接条切面长度一致,将接条的长切面朝里插进砧木劈口,使两者的形成层贴合,之后用绳子捆绑严实并埋土或用塑料薄膜包扎。待成活后解除包扎物或撒土。
陕西1.5公分大五棱山楂苗基地
苗期管理 为加快出苗速度和苗木生长,播种后覆盖地膜,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,露出幼苗,4月下旬揭膜。幼苗长出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,株距以10厘米为宜。移栽后立即浇水, 促使土壤沉实与根系密接。苗木长至30厘米时及时摘心并抹除苗木基部10厘米以下的萌芽,以利增粗和保持嫁接部位光滑,便于 嫁接。对归圃平茬再生的根蘖苗,如有分枝,保留顶端一个强壮新梢,其余的疏除。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,如果土壤干旱,可在早晚喷水增墒,切忌大水漫灌,以免土壤板结,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。苗木出土后, 水分的多少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,若土壤干旱,应及时灌水,每次灌水后及时松土保墒。 5月下旬是苗木的次生长高峰期,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 苗木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期,为促使苗木生长,5月中下旬和6 月中下旬每亩各追施10~15千克尿素,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。 山楂白粉病和缺铁性黄叶病是山楂苗期的主要病害。在河南大多数地区,山楂白粉病开始发生于5~6月份,可在发病前喷施1~ 2次0.1~0.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。发病期间可喷施25% 的粉锈宁乳剂1500~2000倍液防治。防治缺铁性黄叶病,可在5 月中旬喷施一次0.2%的硫酸亚铁+0.1%的硫酸锌混合溶液,间隔15天再喷一次,具有良好的效果。对为害山楂叶片的舟形毛虫、 天幕毛虫等可喷施25%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%除虫脲悬浮剂2500倍液。